学院新闻

俄语系成功举办叶·阿·塔霍-戈迪教授俄罗斯文学专题系列讲座

10月24日至31日,“曹靖华俄罗斯学系列讲座”(第五十五讲至第五十七讲)在北京大学外文楼206室和财神在线官网新楼301室举行。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教授叶莲娜·阿尔卡季耶夫娜·塔霍-戈迪(Елена Аркадьевна Тахо-Годи)应邀为俄语系师生带来三场以俄罗斯文学史与思想研究为主题的系列讲座。讲座由财神在线官网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俄罗斯文化研究所以及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虚体)共同主办。

第一场讲座《康斯坦丁·斯卢切夫斯基——萧条时代的诗人》于10月24日晚举行,由俄语系教授赵桂莲主持。塔霍-戈迪教授梳理了诗人斯卢切夫斯基(1837—1904)不同阶段的文学创作及其诗学特征,讲解了诗人与俄国当时不同文学流派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诗人创办的“星期五”文学小组与象征主义的紧密联系。

第二场讲座《词语与意义的诠释者: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于10月28日晚举行,由俄语系长聘副教授王帅主持。本次讲座围绕19世纪俄国思想巨擘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1853—1900)展开。塔霍-戈迪教授简要介绍了索洛维约夫的生平经历与哲学思想,而后聚焦索洛维约夫的文学批评家身份,总结索洛维约夫对19世纪俄国诗人的独特分类,并以普希金、莱蒙托夫、丘特切夫等经典诗人为例,分析索洛维约夫的具体阐释路径。

第三场讲座《“我被放逐到20世纪……:思想家与作家阿列克谢·洛谢夫”》于10月31日晚举行,由俄语系教授叶莲娜·马尔卡索娃主持。本次讲座聚焦20世纪俄罗斯哲学家阿列克谢·洛谢夫(1893-1988)的文学创作。塔霍-戈迪教授指出,洛谢夫的哲思性音乐小说既反映出作者本人的哲学美学观,又融合了多种文学传统相互交织的影响(如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维·伊万诺夫等)。同时,他的作品深入探讨自由与抉择、人类生存的意义与荒诞等命题,与同时代的"隐藏"文学(如叶·扎米亚京、安·普拉东诺夫、米·布尔加科夫)形成精神共鸣,共同构筑了基督教存在主义反乌托邦的文学景观。

叶·阿·塔霍-戈迪是俄罗斯语文学家、诗人,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费·洛谢夫之家”图书馆的阿·费·洛谢夫遗产研究部主任,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化史"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19至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发表各类论文逾500篇,专著包括《康斯坦丁·斯卢切夫斯基:普希金背景下的肖像》(2000)、《阿·费·洛谢夫散文的艺术世界》(2007)等。

撰稿:朱华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