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卢克·范·门塞尔副教授“跨文化家庭中多语家庭语言资源的协商”讲座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0日下午,由财神在线官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主办的第603期语言学沙龙在财神在线官网新楼B134成功举办。本次沙龙邀请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语言学副教授兼科研副院长卢克·范·门塞尔博士做了题为“跨文化家庭中多语家庭语言资源的协商”的报告。讲座由语言所助理教授罗正鹏老师主持,语言所助理教授冯硕老师及硕博同学参加讲座。此外,来自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留学生和兄弟院校的部分师生也参与了本次讲座。

罗正鹏老师首先介绍了卢克·范·门塞尔副教授的学术背景。他于2014年获得比利时那慕尔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现任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研副院长。卢克·范·门塞尔副教授的研究聚焦于个人与社会层面的多语现象,在语言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交叉领域展开探索,研究涉及家庭多语实践、语言景观、语言教育政策、社会情感因素与语言学习等话题。

在本次讲座中,卢克·范·门塞尔副教授以跨文化多语家庭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家庭语言政策在互动中的形成过程。他指出,家庭语言政策不仅受宏观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更在家庭成员日常互动中得以动态构建与协商。卢克·范·门塞尔副教授引入了“多语家庭方言(multilingual familylect)”与“多语家庭语库(multilingual family repertoire)”两个关键概念,用以深入剖析多语家庭的语言实践。多语家庭方言强调家庭成员通过重复、仪式化的语言使用,共同构建家庭身份与内部文化;而多语家庭语库则突显语言资源的动态性与传记性(biographical),既受外部社会因素的制约,也受家庭成员个人经历与语言学习历史的影响。通过布鲁塞尔两个跨文化多语家庭的真实对话案例,卢克·范·门塞尔副教授生动展示了儿童如何在互动中创造性地使用多种语言资源,与父母共同建构家庭语言实践。基于互动社会语言学与民族志研究方法,卢克·范·门塞尔副教授揭示了多语家庭在构建共享家庭身份与适应外部语言环境之间的张力。该研究不仅拓展了家庭语言政策的理论视角,也为理解多语家庭中的语言社会化过程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与洞见。

卢克·范·门塞尔副教授的讲座激发了在场学者与学生的广泛兴趣。罗正鹏老师主持了提问环节,并就宏观社会因素(如学校语言政策)如何影响家庭语言实践进行了提问。语言所师生、燕京学堂的留学生、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者积极参与互动,现场交流热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就美国移民家庭、日韩多语家庭、中国多语家庭,以及欧洲多语家庭中的语言政策和语言使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最后,罗正鹏老师总结指出,从互动的微观视角揭示跨文化家庭的多语言实践,为理解多语者的语言社会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在全球化不断深化、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多语言家庭中的言语互动研究仍是一片广阔而富有潜力的学术领域,值得进一步探索。

本次讲座不仅拓展了家庭语言政策的研究视野,其深刻的语料分析与开放的学术对话,也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富有启发的思想盛宴。本次语言学沙龙在活跃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张一依 刘雨菲

摄影:罗正鹏